吃甜菜后尿液变红、切菜时手被染成紫红色、果汁洒在衣服上难清洗…… 这些 “麻烦事”,都源于甜菜中一种特殊的天然色素 ——甜菜红素。这种让甜菜拥有 “地下红宝石” 称号的物质,不仅是天然着色剂,背后还藏着不少科学知识点。
甜菜红素是甜菜特有的水溶性色素,主要存在于甜菜根的肉质部分,占块根干重的 0.5%-1.0%。它的稳定性很有特点:不怕酸性环境,在醋、柠檬汁等酸性调料中能保持鲜亮的紫红色;却怕高温和碱性环境,长时间炖煮会让颜色变深褐,遇到小苏打等碱性物质还会逐渐褪色。这也是为什么生吃或轻蒸甜菜,颜色比久煮后更鲜艳的原因。
最让人们困惑的 “染色” 现象,其实分为两类。一类是体外染色:处理甜菜根时,甜菜红素会通过破损的细胞渗出,沾染皮肤、案板、刀具甚至衣物。由于它是天然色素,沾染皮肤后无需担心,用肥皂清洗几次就能慢慢淡化;若溅到衣物上,建议立即用冷水冲洗(热水会让色素更易附着),再用白醋浸泡 10 分钟后正常洗涤,能有效减少染色痕迹。
另一类是体内 “染色”,也就是常说的 “甜菜红素尿”。约 10%-15% 的人吃甜菜后,尿液会呈现粉红色或红色,这并非疾病,而是身体代谢的正常表现。因为部分人肠道吸收甜菜红素的能力较弱,未被吸收的色素会随尿液排出,对健康没有任何影响,停止食用后 1-2 天就会恢复正常。不过要注意,若未吃甜菜却出现红色尿液,需及时就医排查其他问题。
尽管甜菜红素爱 “染色”,但它的价值不容小觑。作为天然抗氧化剂,它能帮助清除体内自由基,且安全性远高于人工色素,常被用于食品、饮料、化妆品等领域,比如粉色冰淇淋、红色糖果中就可能添加了甜菜红素提取物。
了解甜菜红素的 “脾气”,就能轻松应对它带来的小麻烦。下次处理甜菜时,戴一副一次性手套,控制好烹饪时间,既能享受甜菜的营养与美味,又能避免 “染色烦恼”,让这份天然色彩为餐桌增添更多乐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