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仅是深海里的 “营养小能手”!更是深夜烧烤的灵魂美食!

不仅是深海里的 “营养小能手”!更是深夜烧烤的灵魂美食!封面
 

在海鲜食材中,鱿鱼凭借 Q 弹的口感和多样的吃法,成为夜市摊、家常菜里的 “常客”。但很多人不知道,我们常吃的鱿鱼并非鱼类,而是海洋中的头足类软体动物,藏着不少与 “鱼” 不同的生物特性和营养优势。​

从生物分类来看,鱿鱼属于软体动物门头足纲枪乌贼科,与章鱼、乌贼是 “近亲”,但外形差异明显:它身体呈长锥形,前端有 10 条腕足(其中 2 条较长,用于捕捉猎物),身体两侧有三角形的鳍,外皮薄且半透明,体内有一条质地坚韧的 “软骨”(又称海螵蛸),处理时需去除。鱿鱼多生活在热带和温带浅海,善游泳,能通过喷射水流快速移动,以小鱼、虾、贝类为食,全球各大洋均有分布,我国渤海、黄海、东海的鱿鱼产量尤为丰富。​

 

 

鱿鱼的营养价值,堪称 “海味中的营养佼佼者”。它是优质蛋白质的 “富矿”,每 100 克鲜鱿鱼含 17 克左右蛋白质,含量远超猪肉(约 13.2 克 / 100 克),且氨基酸组成接近人体需求,易于吸收利用,适合需要补充蛋白质的老人、儿童和健身人群。更难得的是,鱿鱼脂肪含量极低,每 100 克仅含 0.8 克左右,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,既能提供能量,又不易造成脂肪堆积。​

矿物质和维生素方面,鱿鱼同样表现亮眼。它富含钙、磷、铁等矿物质,每 100 克鱿鱼钙含量约 110 毫克、磷含量约 230 毫克,能促进骨骼和牙齿发育,尤其适合生长发育期的儿童;铁含量约 2.4 毫克,有助于预防缺铁性贫血。此外,鱿鱼还含有丰富的 B 族维生素(尤其是维生素 B12)和牛磺酸,维生素 B12 能维护神经系统健康,牛磺酸则可调节血脂、保护视力,对经常用眼的人群十分友好。​

 

 

不过,食用鱿鱼也有注意事项。鱿鱼属于高嘌呤食物,每 100 克嘌呤含量约 230 毫克,痛风患者或高尿酸人群需谨慎食用;其体外可能附着细菌或寄生虫,务必彻底煮熟(建议加热至 100℃并持续 3 分钟以上)后再吃,避免肠胃不适;部分人对鱿鱼过敏,初次食用需少量尝试,观察是否有皮疹、腹泻等过敏反应。​

在吃法上,鱿鱼堪称 “百搭食材”:铁板鱿鱼香气扑鼻,鱿鱼须爆炒鲜辣过瘾,鱿鱼圈油炸酥脆可口,甚至还能加工成鱿鱼干、鱿鱼丝等零食。无论是作为正餐菜品,还是休闲零食,鱿鱼都能以独特的口感征服味蕾,成为老少皆宜的海味选择。